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深圳齐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谨遵《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的合格投资者宣传推介相关私募投资基金产品。浏览本公司网站的人士可能来自更广阔的区域,但登入本网页的人士均出于主动,因而有责任遵守适用于当地的法规。登入网站内页即表示登入者同意其已阅览本网页的所有部分,包括任何法规或法规注释。
阁下如有意进行私募投资基金投资且满足《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合规投资者”标准之规定,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 万元,且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如果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请点击“接受”键以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如您不同意任何有关条款,请按“放弃”键。
本网站所载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等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销售要约,或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它投资工具的建议。投资者应仔细审阅相关金融产品的合同文件等以了解其风险因素,或寻求专业的投资顾问的建议。投资产品的价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变动,而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其未来的表现,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否则由投资者自行承担所有风险。
国家统计局3月31日数据显示,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其中,新订单指数升至51.8%,创一年新高,显示内需政策持续发力;生产指数保持52.6%高位,企业生产活动加快。分行业看,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分别达52.0%和52.3%,受益于设备更新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动能增长。但小型企业PMI仍低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持续收缩,反映中小企业经营压力犹存。
2. 中国多部门密集出台政策,强化金融与产业协同
3月31日至4月1日,证监会召开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协调会议,财政部通过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大行补充资本,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4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要求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系列政策聚焦资本市场开放、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价格稳定等领域,体现“稳增长”与“防风险”并重的政策导向。
3.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警告关税或推高通胀,货币政策维持观望
4月4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讲话中表示,特朗普政府宣布的“对等关税”可能在未来几个季度推高美国通胀,美联储将密切关注关税对物价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他强调当前经济增长稳健、劳动力市场平衡,但通胀仍高于2%目标,货币政策需在不确定性中保持谨慎。市场对美联储降息路径分歧加剧,瑞银预测2025年或降息四次,而摩根士丹利认为降息可能推迟至2026年。
4. 美国3月非农就业超预期,但前值大幅下修
4月4日数据显示,美国3月新增非农就业22.8万人,远超市场预期的14万人,但2月数据从15.1万下修至11.7万,1月数据从12.5万下修至11.1万,累计下修4.8万人。失业率微升至4.2%,劳动参与率保持62.8%。分行业看,医疗保健和社会救助贡献7.8万个岗位,建筑业新增1.3万人。尽管就业数据强劲,但市场担忧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抑制经济增长,美股三大指数当日跌幅超3%。
5. 中美关税博弈升级,中国实施反制措施
4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宣布对贸易伙伴加征10%“最低基准关税”,并对部分国家征收更高“对等关税”,相关措施将于4月5日和9日分阶段生效。4月4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商务部等部门宣布对美部分商品实施反制措施,涉及汽车、化工品等领域。双方关税措施加剧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警告可能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6. 中国央行调整MLF操作方式,政策利率属性完全淡出
3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3月起调整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方式,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不再公布统一中标利率。此举标志着MLF利率的政策属性彻底退出,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3月MLF操作净投放630亿元,为2024年7月以来首次净投放,释放适度宽松信号。专家指出,MLF工具定位更聚焦于提供1年期流动性,与逆回购等工具形成互补。
上周(3.31-4.3)债券市场共发行457只债券,总额11607.51亿元,结构上呈现“政府与银行间债券主导、企业融资工具多元”特征。国债发行3只均为记账式,以32.75%的占比(3801.40亿元)居发行总额首位;地方政府债发行26只、1877.38亿元,占比16.17%,其中专项债21只、1524.26亿元,占比13.13%,是地方债主力。金融债发行28只、1774.17亿元(占比15.28%),政策性金融债占14只、1320亿元,其中国开行、农发行分别发行700亿元、620亿元,合计占政策性金融债规模的92.4%。同业存单发行最为活跃,以233只、2720.10亿元(占比50.98%、23.43%)居发行只数和银行间融资规模之首。企业债方面,公司债发行74只、549.99亿元,私募公司债占比59.6%;短期融资券24只、505.8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占比95.6%。此外,可转债仅1只、9.10亿元,资产支持证券25只、73.68亿元,规模占比均不足1%,市场活跃度较低。
一级市场面额比重发行统计(3.31-4.3)
﹁
﹂
本周流动性分析
3月31日至4月6日,中国央行通过逆回购与MLF操作组合,灵活调节市场流动性,跨季后资金面呈现“先紧后松”特征。操作层面,央行于3月31日开展1667亿元7天期逆回购,实现净投放317亿元,叠加3月累计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与4500亿元MLF净投放630亿元,为跨季资金压力提供缓冲。进入4月后,央行延续逆回购操作:4月1日开展649亿元逆回购(净回笼3130亿元),4月2日开展2299亿元逆回购(净回笼2255亿元),4月3日开展2234亿元逆回购(净投放49亿元),全周综合逆回购与MLF工具累计净回笼约4500亿元,体现跨季后流动性管理的常态化调整。
资金面呈现“跨季扰动消退、短端利率回落”的特征。跨季末(3月31日)DR007升至2.1888%,但4月1日快速回落至1.8421%,反映机构对短期资金稳定性的信心修复。Shibor数据显示,隔夜利率从3月31日的1.822%微升至4月1日的1.823%,7天期利率则从1.815%下行至1.807%,短端利率波动收窄。非银机构融资成本保持稳定,三天期报价维持在1.85%-1.95%区间,与银行间利差收窄至10BP以内。银行体系流动性分层现象延续:大行与政策行日均净融出规模回升至2.8万亿元以上,中小行周内净融入规模约0.5万亿元,负债端压力较跨季前有所缓解。杠杆率方面,质押式逆回购余额稳定在10.2-10.5万亿元,机构杠杆率微升至106.8%,非银机构杠杆率从110.7%降至110.2%,显示市场对跨季资金波动的防御性配置需求进一步减弱。
政策工具层面,MLF操作方式调整持续深化。3月MLF通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净投放630亿元,中标利率区间为1.85%-2.0%,较此前统一利率下降约20BP,有效降低银行负债成本。4月央行继续沿用该模式,但未开展新的MLF操作,1年期流动性供给主要依赖买断式逆回购。此外,央行连续三个月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表明政策重点仍在于遏制长债收益率过快下行,控制金融风险。值得关注的是,财政部计划于4月24日发行5000亿元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可能对市场供需结构产生阶段性影响。
2. 市场资金面分析
各期限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一周走势
﹁
﹂
| 汇率方面:
| 海外债券市场:
【免责声明】
本文件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观点、结论、建议等)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您仍应根据您的独立判断做出您的投资决策。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深圳齐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不对因使用本文件而产生的任何后果承担法律责任。本文件包含前瞻性的预测,任何非对过往历史事实的陈述均为前瞻性的预测,本公司并不保证完全准确或未来不发生变化。本报告的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及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及建议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
本报告相关知识产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均不得将本报告内容以转载、复制、编辑、上传或发布等任何形式使用于任何场合。如引用或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齐兴资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之权利。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本文件均视为同意以上声明。
本报告所载的信息、材料及结论只提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适用于个别投资者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投资者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