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贸博弈与宏观经济政策调整(4.7-4.11)

深圳齐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25-04-14 本文章31阅读
                       ﹁
  一周要闻回顾  
                       
1. 中美关税对抗升级与贸易格局震荡

4月12日,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从84%提高至125%,这是对美国4月10日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对等关税”的反制措施。中国同时将12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并在世贸组织起诉美方。此前,美国对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免除“对等关税”,但对汽车、钢铁等关键领域维持高关税,引发全球供应链波动。分析认为,此次关税战可能导致中美贸易额进一步萎缩,全球贸易成本上升,企业面临供应链重组压力。

2. 全球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经济复苏乏力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4月6日数据显示,3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9.6%,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首次跌破50%荣枯线。美洲制造业PMI降至48.9%,成为主要拖累因素;亚洲制造业连续2个月稳定在51%以上,中国PMI为50.5%,印度升至58%;欧洲制造业PMI小幅回升至48.2%,但仍处收缩区间。分析指出,美国关税政策加剧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制造业恢复力度趋弱,经济低速增长常态化。

3. 国际外汇市场剧烈波动,美元指数创两年新低

4月11日,欧元对美元汇率升至1.1473,达2022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美元指数从1月高点110.18点跌至100.10点,累计跌幅9.1%。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担忧加剧,美联储官员表示关税可能推高通胀并放缓增长,维持2025年降息两次的预期。与此同时,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表示将评估关税对经济的影响,可能推迟政策正常化进程,日元兑美元汇率年内累计上涨2.37%。

4. 美国经济数据分化与政策矛盾凸显

美国劳工部4月10日公布,3月CPI环比下降0.1%,同比上涨2.4%,核心CPI表现不及预期,引发市场对“滞胀”担忧。同日,非农就业人口增加22.8万人,远超预期,失业率维持4.2%,显示劳动力市场仍具韧性。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多数贸易伙伴下调并暂停“对等关税”,但保留对汽车、钢铁等领域的高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导致纽约股市剧烈震荡,标普500指数周涨5.7%。

5. 国际能源与大宗商品市场调整

欧佩克+于4月3日决定从5月起日均增产41.1万桶,远超此前计划,国际油价承压下行,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跌至64.59美元/桶。中国对美加征关税生效后,原油、煤炭等大宗商品进口成本上升,国内化工品价格波动加剧,乙二醇、甲醇等产品检修增多,市场供需关系重构。此外,国际海事组织批准《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修正案,强制实施净零排放框架,影响全球航运与能源产业转型。

6. 黄金价格突破历史高位,避险需求激增

随着国际现货黄金价格突破每盎司3200美元,4月11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期货、现货价格同步上涨,品牌金店足金饰品报价首次突破每克990元关口。市场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担忧加剧,叠加美元贬值与通胀预期,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吸引力增强。分析认为,若关税战持续升级,黄金价格可能进一步冲高,挑战3500美元/盎司关口。

                            ﹁
  债券一级市场概况  
﹂                            

上周(4.7-4.11)债券市场合计发行1102只债券,总额18642.32亿元。同业存单占比突出,发行495只,占比44.92%,总额6821.30亿元,占比36.59%。其次为国债,发行7只,总额3271.60亿元,占比17.55%。金融债发行47只,总额2844.20亿元,占比15.26%,其中政策性金融债占8.64%。地方政府债发行28只,总额2019.41亿元,占比10.83%,专项债占比达10.36%。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等也有一定规模,企业债、可转债等占比较小。

一级市场面额比重发行统计(4.7-4.11)

图片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

  债券二级市场概况  

﹂                            

上周(4.7-4.11),银行间国债到期收益率整体呈短期波动、中长期趋稳态势。1年期收益率在4月7日为1.46%,8日升至1.48%高点后回落,10日、11日稳定在1.40%;3年期收益率从7日的1.47%波动至11日的1.43%;5年期收益率在8日达1.54%高点,随后降至11日的1.49%。7年期、10年期收益率区间分别为1.59%1.64%、1.63%1.66%,波动幅度较小;30年期收益率稳定在1.83%1.86%,整体曲线显示短期市场情绪略有波动,中长期投资者预期保持平稳。
国债收益率一周走势

图片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4月7日至13日,利率债市场延续流动性宽松主导格局,收益率整体小幅波动。央行通过逆回购操作维持资金面平稳,4月13日单日开展90亿元逆回购,中标利率维持2.0%,全周累计净投放10亿元,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DR001)从周初的1.82%回落至1.75%,7天期利率(DR007)中枢稳定在1.80%以下。利率债品种表现分化:国债:10年期国债活跃券“25附息国债04”收益率从1.72%微幅下行至1.70%,30年期超长债“24特别国债06”收益率同步下行0.5BP至1.90%,反映市场对长端流动性的乐观预期。政策性金融债:10年期国开债“25国开05”收益率下行1BP至1.82%,农发债35年期品种周涨幅维持在0.45%0.50%,机构配置需求稳固。市场对财政政策预期升温,财政部计划于4月24日发行5000亿元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进一步强化流动性宽松预期,但短期内未显著改变利率债供需结构。
信用债市场延续分层特征,中短久期品种表现强势:城投债:AA级3年期城投债收益率从2.18%下行至2.15%,信用利差较均值压缩18BP;AA(2)级同期限品种收益率由2.28%降至2.25%,利差收窄21BP,显示低评级城投债流动性溢价修复。产业债:AAA级1年期短融收益率全周微降1.5BP至2.05%,AA级品种受理财需求推动下行2.5BP至3.12%;企业债中,15年期AA级长债收益率微跌0.2BP至3.45%,但配置需求仍集中于13年期品种。  
政策面支撑信用债需求:信用债ETF被纳入质押式回购质押库,9只符合要求的基金规模达499亿元,杠杆操作活跃度提升,推动信用债二级市场交易量增长。
信用风险:本周新增2只展期债券,涉及本金规模5亿元,违约主体仍集中于低评级地产企业,整体风险可控。资金面:跨季后理财和基金季节性扩容,非银机构杠杆率从110.2%降至109.5%,质押式回购余额从10.2万亿元降至9.8万亿元,显示市场防御性需求减弱。政策预期:3月信贷与社融数据超预期(新增人民币贷款6.85万亿元、社融5.89万亿元),经济复苏信号强化,但市场对中长期政策利率调整仍存分歧,10年期与30年期国债利差维持在0.43个百分点,收益率曲线陡峭形态未改。

本周流动性分析

1. 央行流动性投放及回笼情况

4月7日至13日,央行维持逆回购操作以平滑资金面,全周逆回购投放总量为5400亿元,同期到期量8320亿元,实现净回笼2920亿元。具体操作如下:4月7日:投放2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利率1.80%),对冲当日到期量,零净投放。4月8-10日:每日投放500亿元逆回购,净回笼规模逐日扩大(到期量分别为4000亿、3000亿、2500亿)。4月11-12日:操作量增至1000亿元/日,净回笼节奏放缓。MLF操作暂停:4月MLF延续3月模式,未新增操作,1年期流动性仍依赖买断式逆回购滚动续作。3月MLF净投放630亿元后,4月通过逆回购累计净回笼1.1万亿元(含跨季末操作),显示央行在季末“保流动”与季初“防淤积”间的精准平衡。

资金面特征:短端利率稳中趋松,杠杆率边际下行:DR007中枢下移:从4月7日的1.85%回落至13日的1.76%,反映银行间流动性充裕。Shibor隔夜利率窄幅波动:区间1.75%-1.82%,7天期利率稳定在1.80%-1.85%,跨月后资金需求减弱。非银融资成本分化:R007加权平均利率下行至1.90%(较前周降10BP),但交易所GC007仍维持在2.05%-2.15%,信用分层现象温和。大行融出规模回升:主要银行日均净融出量增至3.1万亿元(前周2.8万亿),中小行净融入规模回落至0.3万亿元(前周0.5万亿),负债压力显著减轻。杠杆率主动压降:质押式回购余额降至9.8-10.0万亿元(前周10.2-10.5万亿),非银机构杠杆率由110.2%降至109.5%,显示机构对后续资金面预期乐观。

政策工具调整与市场影响:MLF利率市场化深化央行延续“多价位中标”模式,4月逆回购中标利率维持1.80%,但市场实际成交利率贴近下限(1.75%),引导短端利率中枢下移。长债供给压力升温,特别国债发行临近:财政部公告4月24日发行的5000亿元特别国债采用“定向+市场化”结合模式,其中3000亿元定向央行(置换存量债务),2000亿元面向市场,预计对4月下旬资金面产生脉冲式扰动。央行持续“缩长放短”:连续第四个月暂停国债买卖操作,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2.35%(前周2.30%),政策层抑制债市过度杠杆意图明确。

2. 市场资金面分析

上周(4.7-4.11),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呈现短期波动后小幅回落态势。1天期(R001)利率在4月8日升至1.8286%高点后回落,11日降至1.6408%;7天期(R007)利率于9日达1.8435%,随后降至11日的1.7014%;14天期(R014)利率在9日触及1.8932%,11日回落至1.7880%。21天期(R21)与1个月期(R1M)利率波动区间较小,分别在1.86%1.91%、1.88%1.93%间运行。整体来看,短期资金利率受跨周因素影响先升后降,中长期利率保持相对稳定,反映市场流动性在短期扰动后回归均衡,机构对中期资金面预期维持平稳。

各期限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一周走势

图片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

  海外资本市场回顾  

﹂                            

| 汇率方面:

全周美元指数呈现“先涨后跌”走势,受美国3月CPI数据超预期回落(同比2.4%,核心2.8%)及中美关税谈判僵局影响,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全年降息次数预期升至3.5次,6月降息概率达100%。美元指数周初一度冲高至103.26(4月8日),随后因流动性危机与经济衰退担忧加剧,周五(4月11日)暴跌至100.9,全周累计下跌2.5%。欧元:受欧央行宽松信号及欧元区经济意外指数回升支撑,欧元兑美元周初触及1.1001高点,但法国财政评级遭穆迪下调(Aa2→Aa3)引发担忧,最终收于1.0954,全周微跌0.03%。英镑:英国央行维持利率不变但释放降息信号,英镑兑美元短暂冲高至1.2932后回落,全周收于1.2877,跌幅0.85%。日元:避险情绪升温推动日元走强,美元兑日元从周初148.03回落至146.42,全周跌1.08%。

| 海外债券市场:

美国国债长端利率下行:10年期美债收益率因衰退担忧加剧,从4.32%降至4.24%(周跌8BP),创年内新低。短端利率反弹:2年期收益率受降息预期博弈影响,从4.40%升至4.42%(周涨2BP),利率曲线进一步趋平。欧洲债券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受欧央行宽松政策影响,从2.25%降至2.18%。意大利10年期收益率因财政赤字担忧升至3.62%,与德国利差扩大至144BP。英国国债10年期收益率在4.45%4.50%区间震荡,收于4.47%,反映市场对降息预期的定价。
政策扰动与市场风险:美联储政策调整:市场对2025年降息预期升温至3.5次,6月降息概率升至100%。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警告新关税政策可能引发“滞胀”(通胀上升+增长放缓),并强调政策灵活性。中美关税谈判僵局:美国宣布对欧盟、中国等加征10%50%的附加关税,4月9日生效。中方表态强硬,外交部称“施压和威胁非正确方式”,谈判短期难有突破。




【免责声明】


本文件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观点、结论、建议等)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您仍应根据您的独立判断做出您的投资决策。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深圳齐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不对因使用本文件而产生的任何后果承担法律责任。本文件包含前瞻性的预测,任何非对过往历史事实的陈述均为前瞻性的预测,本公司并不保证完全准确或未来不发生变化。本报告的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及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及建议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


本报告相关知识产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均不得将本报告内容以转载、复制、编辑、上传或发布等任何形式使用于任何场合。如引用或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齐兴资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之权利。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本文件均视为同意以上声明。


本报告所载的信息、材料及结论只提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适用于个别投资者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投资者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