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博弈与数据波动主导市场(4.14-4.18)

深圳齐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25-04-21 本文章33阅读
                       ﹁
  一周要闻回顾  
                       

1.  中国对美加征关税税率提升至125%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自 4 17 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 84% 提高至 125% ,并明确在途货物可申请豁免加征关税。商务部同步将美国光子公司等 12 家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护盾人工智能等 6 家实体被纳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此举涉及半导体、汽车零部件等进口依赖型行业及新能源、家电等出口导向型企业,直接影响相关商品的跨境流通成本。

2. 中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4%,消费、出口、投资三驾马车均表现强劲。消费市场回暖明显,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较去年提前18天完成。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5.5%,实际增长5.6%,显示内需复苏动能稳定。

3. 欧洲央行连续第六次降息

418日,欧洲央行宣布将三大关键利率下调25个基点,存款机制利率降至2.25%,创202212月以来新低。此次调整是自20251月以来的第三次降息,主要基于对通胀前景的重新评估(3月核心通胀率降至2.4%)及美国对欧加征10%关税导致的德国工业产出下滑5.3%等因素。市场对6月再降息25基点的预期已升至80%

4. OPEC+延长补偿性减产协议

417日,欧佩克+宣布伊拉克、哈萨克斯坦等八个成员国承诺进一步削减产量,以补偿此前超出协议配额的产量。从20254月到20266月期间,沙特、俄罗斯等七国需额外减产总计每日36.9万桶。此举旨在抵消其他成员国计划中的增产,维持国际油价稳定,美油当日上涨1.86%62.47美元/桶。

5. 中美关税博弈现阶段性缓和信号

418日,特朗普公开表示不想再提高对华关税,并暗示可能下调部分关税以缓解消费者压力。中国商务部强调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求美方取消全部加征关税,同时证实双方保持工作层沟通。此前,中国已将对美加征关税税率提升至125%,美国对华关税则升至145%,双方在半导体、农产品等领域的摩擦仍存,但短期局部协议可能性增加。

6. 全球股市波动加剧,黄金创历史新高

受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及美联储鹰派立场影响,美股三大指数大幅震荡,纳指单周跌超3%,英伟达股价暴跌6.9%。欧洲斯托克50周跌0.54%,德国DAX0.49%A股结构性分化显著,科创50逆势上涨1.19%,半导体设备板块领涨。避险情绪推动现货黄金突破335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国内黄金ETF单日成交额超60亿元。

                            ﹁
  债券一级市场概况  
﹂                            

上周(4.14-4.18)债券市场发行总规模达20,006.36亿元,共发行1,267只债券。其中,同业存单发行规模最大,发行519只,占发行只数的40.96%,发行总额7,096亿元,占发行总额的35.47%;国债发行4只,发行总额4,350亿元,占发行总额的21.74%;地方政府债发行48只,发行总额2,006.17亿元,占发行总额的10.03%;公司债发行216只,发行总额1,590.46亿元,占发行总额的7.95%。

一级市场面额比重发行统计(4.14-4.18)

图片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

  债券二级市场概况  

﹂                            

上周(4.14-4.18),银行间国债到期收益率整体呈现小幅波动态势。1年期收益率在1.41%-1.43%区间运行,4月14日为1.41%,随后两日微升至1.42%,17日、18日维持1.43%;3年期收益率从1.46%起步,16日小幅回落至1.45%,18日回升至1.48%;5年期收益率在1.49%-1.51%间震荡,16日降至1.49%,其余时间维持1.50%-1.51%;7年期收益率波动稍大,14日、15日、17日均为1.60%,16日、18日分别为1.58%、1.59%;10年期收益率围绕1.64%-1.66%变动,16日为1.64%,15日达1.66%;30年期收益率14日、15日、16日均为1.86%,17日、18日上升至1.90%并保持稳定。
国债收益率一周走势

图片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4月14日至20日,中国债券市场延续流动性宽松基调,但财政政策预期升温对长端利率形成扰动。央行通过逆回购操作维持资金面平稳,全周累计净回笼资金。银行间国债到期收益率呈现分化:10年期国债活跃券“25附息国债04”收益率从1.70%微升至1.65%,30年期超长债“24特别国债06”受特别国债发行预期影响上行2.7BP至1.885%。政策性金融债方面,10年期国开债“25国开05”收益率波动收窄,农发债35年期品种机构配置需求保持稳固。
信用债市场分层特征延续,中短久期品种表现强势。城投债方面,AA级3年期城投债收益率稳定在2.15%附近,信用利差较均值压缩约15BP;AA(2)级同期限品种收益率微降至2.25%,低评级城投债流动性溢价持续修复。产业债中,AAA级1年期短融收益率下行1.5BP至2.05%,AA级品种受理财需求推动下行2.5BP至3.12%,企业债配置需求仍集中于13年期以内品种。政策面支撑信用债需求,信用债ETF纳入质押式回购质押库的政策效应持续显现,二级市场交易量环比增长约8%。
财政政策预期显著影响市场情绪。财政部宣布将于4月24日启动发行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包括20年、30年和50年期品种,其中50年期为首次发行,此举强化了市场对债市供给压力的担忧。同时,5000亿元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同步启动,用于补充国有银行资本,进一步推动长端利率波动。资金面方面,跨季后理财和基金规模季节性扩容,非银机构杠杆率从109.5%微降至109.2%,质押式回购余额稳定在9.8万亿元左右,市场防御性需求维持低位。
政策预期方面,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超预期,经济复苏信号强化,但市场对二季度降准降息仍存分歧,10年期与30年期国债利差维持在0.43个百分点,收益率曲线陡峭形态未改。

本周流动性分析

1. 央行流动性投放及回笼情况

4月14日至20日,央行通过逆回购操作灵活调节流动性,全周实现净投放2338亿元。具体来看,央行累计开展8080亿元逆回购操作,对冲4742亿元到期量及1000亿元MLF到期后,资金面整体保持平稳。尽管4月18日纳税申报截止日叠加政府债净缴款7978亿元(创年内单周新高)形成阶段性压力,但央行通过周四、周五分别净投放1796亿元和2220亿元逆回购,有效缓解了短期流动性波动。

资金面呈现“短端趋松、分层缓解”特征:DR007中枢围绕1.73%震荡,周均值较前一周下行6BP至1.73%,反映银行间流动性充裕;Shibor隔夜利率全周波动于1.66%-1.71%,7天期利率稳定在1.65%附近。非银融资成本分化收窄,R007加权平均利率下行至1.71%,交易所GC007均值降至1.8%(较前一周下行13BP),信用分层现象进一步缓解。银行体系净融出量降至2.96万亿元,显示银行负债端边际收紧,但大行日均净融出仍维持在3万亿元以上,中小行净融入规模稳定在0.3万亿元。

政策工具调整与市场影响方面,财政部宣布于4月24日启动发行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含20年、30年、50年期品种),其中50年期为首次发行,引发市场对长端供给压力的担忧。受此影响,30年期国债活跃券“24特别国债06”收益率上行2.7BP至1.885%,10年期与30年期国债利差维持在0.43个百分点,收益率曲线陡峭形态未改。央行延续“缩长放短”策略,连续第五个月暂停国债买卖操作,但通过逆回购灵活对冲税期及政府债缴款扰动,10年期国债收益率稳定在1.64%-1.66%区间。

值得关注的是,信用债ETF纳入质押式回购质押库的政策效应持续显现,9只符合条件的基金规模达499亿元,推动二级市场交易量环比增长约8%,低评级城投债流动性溢价进一步修复。资金面跨季后季节性回暖,非银机构杠杆率微升至106.72%,质押式回购余额稳定在9.8万亿元左右,市场防御性需求维持低位。尽管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带来阶段性扰动,但央行通过逆回购与MLF续作(4月25日续作1000亿元)的组合操作,预计4月下旬流动性将保持合理充裕。

2. 市场资金面分析

上周(4.14-4.18),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整体呈现“短端波动收窄、中长端分化”特征。具体来看,隔夜回购利率(R001)在1.65%-1.71%区间波动,4月15日升至1.7146%后逐步回落至1.6788%,反映跨月后短期资金面边际趋松。7天期利率(R007)从1.7416%微降至1.7116%,周均值较前一周下行约3BP,显示银行间流动性保持充裕。中长端利率波动相对显著:14天期利率(R014)在4月17日冲高至1.8627%,随后回落至1.8054%,可能与当日央行净投放1796亿元逆回购后市场对中期资金需求阶段性上升有关;21天期利率(R021)围绕1.82%-1.90%震荡,反映机构对跨月后资金面预期谨慎;1个月期利率(R1M)稳定在1.84%-1.88%区间,显示中长期资金成本受政策利率锚定效应较强。

各期限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一周走势

图片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

  海外资本市场回顾  

﹂                            

| 汇率方面:

美元指数延续4月上旬跌势,全周累计下跌1.5%,4月20日跌破99关口至98.78,创2022年4月以来新低。这一走势反映市场对美国经济滞胀风险的担忧加剧,叠加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引发的美元信用危机。具体来看:受欧洲央行降息25个基点及美元被动贬值推动,欧元兑美元汇率周初触及1.1373高位,但法国财政评级遭穆迪下调(Aa2→Aa3)引发波动,最终收于1.0954,全周微跌0.03%。英国央行暂停长期国债出售计划,叠加降息预期升温,英镑兑美元汇率从1.2877反弹至1.3269,全周涨幅1.5%。

| 海外债券市场: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全周呈现“先抑后扬”走势:4月15日因市场避险情绪回落至4.372%,但随后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升级影响,4月20日反弹至4.45%,周振幅达8BP。30年期国债收益率同步回升至4.90%,反映市场对长期通胀和经济不确定性的担忧。短端利率方面,2年期收益率稳定在4.42%-4.45%区间,利率曲线维持扁平化特征。欧洲央行降息25个基点至-0.5%,推动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507%下行至2.45%,创近三个月新低。意大利10年期收益率因财政赤字担忧小幅反弹至3.675%,与德国利差收窄至122BP。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受央行暂停长期债出售影响,从4.657%回落至4.58%,反映政策干预对市场的短期安抚作用。
政策扰动与市场风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4月16日讲话中警告,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可能导致“通胀上升与增长放缓并存”的滞胀风险,并强调美联储不会干预股市波动。市场对2025年降息预期降温至2.5次,6月降息概率从100%回落至85%,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债市波动。




【免责声明】


本文件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观点、结论、建议等)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您仍应根据您的独立判断做出您的投资决策。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深圳齐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不对因使用本文件而产生的任何后果承担法律责任。本文件包含前瞻性的预测,任何非对过往历史事实的陈述均为前瞻性的预测,本公司并不保证完全准确或未来不发生变化。本报告的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及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及建议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


本报告相关知识产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均不得将本报告内容以转载、复制、编辑、上传或发布等任何形式使用于任何场合。如引用或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齐兴资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之权利。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本文件均视为同意以上声明。


本报告所载的信息、材料及结论只提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适用于个别投资者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投资者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