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国PMI收缩(4.28~4.30)

深圳齐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25-05-06 本文章18阅读
                       ﹁
  一周要闻回顾  
                       

1. 中国制造PMI双降,非制造业韧性犹存

4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降至49%,时隔7个月重回收缩区间,主要受新出口订单大幅下滑拖累;非制造业PMI微降至50.4%,仍保持扩张。同日发布的财新制造业PMI降至50.4,为近三个月最低,新出口订单指数创20238月以来新低,显示关税冲击对外部需求的影响显著。不过,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维持在51.9%的较高水平,政策支持下基建投资仍具韧性。

2. 欧洲央行第七次降息,政策重心转向稳增长

423日起,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下调25个基点,存款机制利率降至2.25%,这是自20246月以来的第七次降息,标志着货币政策从控通胀转向稳增长。尽管3月通胀数据有所回落,但欧元区综合PMI仅微升至50.1,服务业活动意外萎缩,德国、法国核心经济体表现疲软,IMF将欧元区2025年增长预期下调至0.8%

3. 美国非农就业超预期,薪资增速放缓

美国4月季调后非农就业新增17.7万人,远超预期的13万人,失业率维持在4.2%,但前两个月数据合计下修5.8万人。值得注意的是,平均每小时工资同比增长3.8%,为20247月以来最低,环比仅增0.2%,显示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有所缓解,可能为美联储降息提供空间。医疗保健、交通仓储行业贡献主要增量,制造业就业减少1000人。

4. 国际油价持续承压,国内成品油价格暂不调整

受中美关税升级引发的需求担忧及欧佩克+”增产预期影响,WTI原油价格在4月底跌破58美元/桶,当周累计下跌约3%。国内成品油价格因调价金额每吨不足50元而暂不调整,这是2025年第二次搁浅。隆众资讯数据显示,截至430日,国内汽、柴油价格较去年底分别下跌425/吨和410/吨,反映能源市场供需宽松格局。

5. 中国出台稳就业稳经济一揽子政策

428日,国务院发布多项举措,包括鼓励企业稳定就业、扩大以工代赈、推动汽车消费扩容、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其中,育儿补贴制度、定向增发购车指标、支持超大特大城市建设停车位等具体措施,旨在通过需求侧刺激对冲外部冲击。同日,《民营经济促进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自520日起施行,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法律保障。

6. 全球股市深V反弹,美股创连涨纪录

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及关税政策局部缓和推动,上周全球股市普遍反弹。标普500指数连续9个交易日上涨,创2004年以来最长连涨纪录,道指、纳指周涨幅均超3%。欧洲斯托克600指数上涨1.3%,德国DAX指数周涨2.62%。中概股表现强劲,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周涨3.14%,万国数据、金山云等科技股涨幅超9%

7广交会减免展位费提振外贸信心

137届广交会对出口展参展企业按50%减免展位费,费用原渠道退回。本届广交会吸引21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22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创同期历史纪录。尽管关税冲击导致4月新出口订单下滑,但广交会现场贸易洽谈活跃,显示中国外贸企业正通过开拓多元市场应对挑战。乘联会建议限购松绑应向新能源车和无车家庭倾斜,以释放消费潜力。

                            ﹁
  债券一级市场概况  
﹂                            

上周(4.28~4.30)债券市场发行发行规模达5652.26亿元,同业存单与地方政府债为主要品种。同业存单发行168只,占发行只数的42%,规模2493.4亿元,占比44.11%,延续其在短债市场的主导地位。地方政府债发行29只,规模930.92亿元,其中专项债券22只、686.7亿元,占比12.15%,投向聚焦基建与民生领域,符合政策对专项债支持重大项目的导向。金融债发行6只、948亿元,政策性金融债与商业银行债券为主要构成,其中国开行发行420亿元政策性金融债,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发行500亿元,显示金融机构资本补充需求旺盛。公司债发行53只、343.28亿元,私募公司债占比79.5%(43只、277.53亿元),反映企业融资偏好灵活化与非公开化。资产支持证券发行45只、160亿元,其中企业资产支持证券占比89.1%(42只、142.58亿元),涵盖融资租赁、供应链等基础资产,创新品种如数据资产ABS同期落地。中期票据发行47只、440.33亿元,利率呈现分化,优质企业如兖矿能源30亿元中票利率低至2.09%,而信用等级较低主体利率则达3.10%。短期融资券发行38只、277.7亿元,超短期融资券占比80.9%(26只、224.8亿元),凸显企业短期流动性管理需求。企业债仅发行1只、5.28亿元,延续近年低迷态势,反映企业通过其他渠道融资的趋势。

一级市场面额比重发行统计(4.28~4.30)

图片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

  债券二级市场概况  

﹂                            

上周(4.28~4.30),银行间国债到期收益率呈现全面下行态势,长端利率降幅显著。具体来看,1年期收益率围绕1.45%~1.46%小幅波动,3年期从1.52%降至1.48%,5年期从1.54%回落至1.51%,7年期从1.61%微降至1.58%,10年期从1.65%下行至1.63%,30年期降幅最大,从1.92%降至1.83%。这一趋势与市场对国内降准降息预期升温密切相关——央行4月28日明确表态“适时降准降息”,叠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30年期票面利率1.88%)引发配置需求,推动长端利率加速下行。同时,美国关税冲击导致的避险情绪升温,以及机构投资者对债券资产的持续超配,进一步强化了债市做多动能。从期限利差看,30年期与10年期利差从0.27%收窄至0.20%,反映市场对长期通胀预期的弱化。整体而言,当周收益率曲线呈现“短端平稳、长端陡峭化”特征,政策宽松预期与避险需求共同主导市场节奏。
国债收益率一周走势

图片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4月28日至5月4日,中国债券市场延续政策预期主导的博弈格局,央行明确释放降准降息信号,叠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落地,市场呈现“短端平稳、长端波动”特征。具体来看:
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在4月28日国新办发布会明确“适时降准降息”,4月通过MLF净投放5000亿元,并在五一假期前连续三日开展大额逆回购操作,累计净投放6458亿元,全周流动性保持充裕。尽管4月买断式逆回购首次缩量5000亿元,但市场解读为降准前奏,中期资金面预期未受冲击。
国债收益率呈现全面下行态势,长端利率降幅显著。4月28日至30日,1年期收益率稳定在1.45%~1.46%,3年期从1.52%降至1.48%,5年期回落至1.51%,10年期活跃券“25附息国债04”收益率下行2BP至1.63%,30年期超长债“24特别国债06”受4月24日发行的710亿元30年期特别国债(票面利率1.88%)带动,收益率大幅下行9BP至1.83%。期限利差方面,30年期与10年期利差从0.27%收窄至0.20%,反映市场对长期通胀预期的弱化。
信用债市场分层特征延续,中短久期品种表现稳健。城投债方面,AA级3年期收益率稳定在2.15%,信用利差较均值压缩约15BP;AA(2)级同期限品种收益率微降至2.25%,低评级城投债流动性溢价持续修复。产业债中,AAA级1年期短融收益率下行1.5BP至2.05%,AA级品种受理财需求推动下行2.5BP至3.12%。值得注意的是,山西建投拟以面值兑付“20晋建01”“20晋建02”的方案引发市场争议,其100元/张的兑付价格较中债估值折价超9%,凸显信用债市场在投资者保护机制上的短板。
财政政策预期对长端利率形成双向拉扯。一方面,财政部4月24日启动的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含50年期新品种)持续带来供给压力;另一方面,30年期特别国债1.88%的票面利率低于市场预期,叠加央行宽松信号,推动长端利率加速下行。资金面方面,跨季后理财和基金规模季节性扩容,非银机构杠杆率稳定在109.2%,质押式回购余额维持9.8万亿元高位,市场风险偏好未显著下降。

本周流动性分析

1. 央行流动性投放及回笼情况

4月28日至5月4日,央行通过逆回购与MLF操作持续释放流动性,全周实现净投放11458亿元。具体来看,央行累计开展10098亿元逆回购操作(含4月28日2790亿元、29日1200亿元、30日5308亿元),对冲3640亿元到期量,并于4月25日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净投放5000亿元),叠加五一假期前的跨节流动性管理,有效缓解政府债发行与跨月资金压力。尽管4月买断式逆回购首次缩量5000亿元,但市场解读为降准前奏,中期资金面预期未受冲击。

资金面呈现“短端波动、分层缓解”特征:DR007中枢围绕1.74%震荡,周均值较前一周上行4BP至1.74%,反映银行间流动性边际收敛;Shibor隔夜利率全周波动于1.54%~1.60%,7天期利率从1.64%上行至1.75%。非银融资成本分化收窄,R007加权平均利率上行至1.79%(较前一周上行13BP),交易所GC007均值降至1.73%(较前一周下行2BP),信用分层现象进一步缓解。银行体系净融出量在税期降至2.8万亿元后,快速恢复至3.1万亿元,大行日均净融出维持在3万亿元以上,中小行净融入规模稳定在0.3万亿元。

政策工具调整与市场影响方面,财政部4月24日启动的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含50年期新品种)持续带来供给压力,但30年期特别国债1.88%的票面利率低于市场预期,叠加央行宽松信号,推动长端利率加速下行。受此影响,30年期国债活跃券“24特别国债06”收益率从1.8925%下行9BP至1.8025%,10年期与30年期国债利差从0.43个百分点收窄至0.20个百分点,收益率曲线陡峭形态显著缓和。央行延续“缩长放短”策略,通过MLF超额续作与逆回购组合操作对冲供给冲击,10年期国债收益率稳定在1.63%-1.65%区间。

2. 市场资金面分析

上周(4.28~4.30),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呈现短期波动与中长期分化特征。短期利率方面,R001波动显著,从4月28日的1.6184%降至29日的1.5864%,随后在30日大幅上行至1.8542%,反映出跨月资金需求激增与节假日因素的叠加影响。R007则稳步上行,从1.7862%升至1.8396%,显示短期资金成本边际抬升,可能与月末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需求增加有关。中期利率(R014、R021)表现相对平稳,R014从1.7879%微升至1.8035%,R021稳定在1.79%~1.83%区间,表明14天至21天期资金面未受显著冲击。长期利率方面,R1M(1个月期)从1.78%持续下行至1.72%,反映市场对中长期流动性宽松的预期增强,可能与央行4月MLF净投放5000亿元及降准预期升温有关。

各期限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一周走势

图片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

  海外资本市场回顾  

﹂                            

| 汇率方面:

美元指数呈现“先抑后扬”走势:4月28日因市场担忧高关税冲击美国经济而显著回落0.46%至99.012,但随后受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及避险需求回升推动,5月4日反弹至101.3943。欧元兑美元汇率全周波动收窄,从4月28日的1.1413回落至5月4日的1.1015,反映欧洲央行降息预期与法国财政评级下调(Aa2→Aa3)的双重压力;英镑兑美元汇率从1.3426微升至1.2578,英国央行暂停长期国债出售计划的短期支撑效应逐渐消退。

| 海外债券市场:

债券市场呈现“短稳长波动”特征: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受4月非农就业数据强劲(新增就业人数超预期)推动,从4月28日的4.2372%快速上行至5月4日的4.3433%,全周振幅达10.61BP;30年期收益率同步上行至4.8336%,反映市场对经济韧性的重新定价。欧洲方面,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因欧央行降息预期升温下行至2.536%,意大利10年期收益率受财政赤字担忧反弹至3.66%,德意利差收窄至112.4BP。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受央行政策干预微降至4.529%,但市场对5月8日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升温至70%。
政策扰动与市场风险持续发酵:特朗普政府于5月4日宣布对外国制作电影加征100%关税,叠加5月2日生效的中国小额包裹征税政策,进一步加剧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4月28日讲话中重申“降息需依赖经济数据”,市场对2025年降息预期降温至1次,6月降息概率回落至60%。欧洲央行管委Simkus表示“不排除年内再降息两次”,强化欧债宽松预期。避险资产方面,COMEX黄金期货主力合约全周呈现“冲高回落”走势,从4月28日的3329.70美元/盎司跌至5月4日的3247.40美元/盎司,反映非农数据强劲后市场风险偏好边际修复,但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仍支撑黄金持仓维持高位。




【免责声明】


本文件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观点、结论、建议等)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您仍应根据您的独立判断做出您的投资决策。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深圳齐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不对因使用本文件而产生的任何后果承担法律责任。本文件包含前瞻性的预测,任何非对过往历史事实的陈述均为前瞻性的预测,本公司并不保证完全准确或未来不发生变化。本报告的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及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及建议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


本报告相关知识产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均不得将本报告内容以转载、复制、编辑、上传或发布等任何形式使用于任何场合。如引用或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齐兴资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之权利。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本文件均视为同意以上声明。


本报告所载的信息、材料及结论只提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适用于个别投资者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投资者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