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深圳齐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谨遵《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的合格投资者宣传推介相关私募投资基金产品。浏览本公司网站的人士可能来自更广阔的区域,但登入本网页的人士均出于主动,因而有责任遵守适用于当地的法规。登入网站内页即表示登入者同意其已阅览本网页的所有部分,包括任何法规或法规注释。
阁下如有意进行私募投资基金投资且满足《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合规投资者”标准之规定,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 万元,且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如果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请点击“接受”键以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如您不同意任何有关条款,请按“放弃”键。
本网站所载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等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销售要约,或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它投资工具的建议。投资者应仔细审阅相关金融产品的合同文件等以了解其风险因素,或寻求专业的投资顾问的建议。投资产品的价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变动,而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其未来的表现,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否则由投资者自行承担所有风险。
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将“活跃资本市场”与“稳定”并列,提出“适时降准降息”“优化交易机制”等措施。财政政策将加快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消费扩容等领域。
2. 中美关税博弈持续升级冲击产业链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自4月22日起对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商务部同步将美国光子公司等12家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半导体、汽车零部件等进口依赖型行业面临成本压力,而新能源、家电等出口企业需警惕政策反复风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警告,若维持25%高关税,美国通胀或短期飙升至5%,美股科技股受此影响大幅波动,纳指单周跌超3%。
3. 中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消费复苏加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同比增长5.4%,环比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671亿元,同比增长4.6%,以旧换新相关商品(如家电、家具)销售增速超18%。服务消费同比增长5%,文旅、影视等领域表现亮眼,大理洱海、上海迪士尼等景区热度回升,《向阳·花》票房3天破7000万元。
4. 欧洲央行降息后欧元逆势走强,政策组合预期升温
4月17日欧央行宣布三大关键利率各下调25个基点,但欧元汇率在4月21日触及1欧元兑1.1478美元的2022年2月以来新高。这一现象源于美元信用弱化、欧盟8000亿欧元财政刺激计划落地,以及欧央行暗示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市场对“货币宽松+财政扩张”的政策组合预期升温,欧元资产配置价值提升,同时美欧10年期国债实际利差收窄至1.2%。
5. 中美贸易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关税或大幅下调
4月23日白宫宣布中美贸易协议谈判“进展非常顺利”,暗示美国可能从当前125%的对华关税大幅下调。谈判聚焦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等核心领域,美方承认高关税对本国经济造成伤害,中方则要求取消单边关税并停止施压。若协议达成,将缓解全球供应链压力,但仍需警惕美国对华科技封锁等“隐性壁垒”未解决的风险。
6. 国际油价因地缘冲突与供需错配震荡上行
4月国际油价呈现“V”型反弹,WTI原油从月初60美元/桶涨至月底64美元/桶,布伦特原油突破67美元/桶。胡塞武装击落美军无人机、中东局势紧张加剧供应担忧,叠加OPEC+减产执行率超100%,推动油价攀升。同时,AI和大数据产业发展拉动电力需求,核电概念股(如中国广核)受资金关注,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与核电公司签署购电协议。
7. 黄金突破335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
避险情绪升温推动现货黄金4月21日突破335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地缘政治风险(如中东冲突)加剧,叠加全球央行购金需求持续,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吸引力增强。中信建投建议超配黄金和长久期债券,普林格周期显示当前处于复苏阶段,黄金配置价值凸显。
上周(4.21~4.25)债券市场发行总规模达25,022.32亿元,共发行1,423只债券。其中,同业存单发行活跃,以36.75%的发行只数占比居首,是市场主力。国债发行4只,记账式国债1只,其他国债3只,在稳定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债发行47只,专项债券数量远超一般债券,助力地方建设。金融债发行67只,政策性金融债中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积极参与;商业银行债券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债也各有发行。企业债发行2只,公司债发行211只,一般公司债与私募公司债均有涉及。此外,资产支持证券、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中期票据等也有不同规模的发行,共同构成债券市场的丰富生态。
一级市场面额比重发行统计(4.21~4.25)
﹁
﹂
本周流动性分析
4月21日至27日,央行通过逆回购与MLF操作灵活调节流动性,全周实现净投放7740亿元。具体来看,央行累计开展8820亿元逆回购操作,对冲8080亿元到期量,并于4月25日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净投放5000亿元),叠加10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投放,有效缓解税期及跨月资金压力。尽管4月21日至22日税期走款期间政府债净缴款达-1301亿元,但央行通过周四、周五分别净投放2180亿元和1595亿元逆回购,配合MLF超额续作,资金面整体保持合理充裕。
资金面呈现“短端趋松、分层缓解”特征:DR007中枢围绕1.70%震荡,周均值较前一周下行3BP至1.70%,反映银行间流动性充裕;Shibor隔夜利率全周波动于1.58%~1.66%,7天期利率稳定在1.65%附近。非银融资成本分化收窄,R007加权平均利率下行至1.66%(较前一周下行5BP),交易所GC007均值降至1.75%(较前一周下行5BP),信用分层现象进一步缓解。银行体系净融出量在税期降至2.75万亿元后,快速恢复至3.10万亿元,大行日均净融出维持在3万亿元以上,中小行净融入规模稳定在0.3万亿元。
政策工具调整与市场影响方面,财政部4月24日启动发行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含20年、30年、50年期品种),其中50年期为首次发行,并同步发行1650亿元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引发市场对长端供给压力的担忧。受此影响,30年期国债活跃券“24特别国债06”收益率上行1.75BP至1.8925%,10年期与30年期国债利差维持在0.43个百分点,收益率曲线陡峭形态未改。央行延续“缩长放短”策略,通过MLF超额续作与逆回购组合操作对冲供给冲击,10年期国债收益率稳定在1.64%~1.66%区间。
2. 市场资金面分析
各期限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一周走势
﹁
﹂
| 汇率方面:
| 海外债券市场:
【免责声明】
本文件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观点、结论、建议等)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您仍应根据您的独立判断做出您的投资决策。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深圳齐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不对因使用本文件而产生的任何后果承担法律责任。本文件包含前瞻性的预测,任何非对过往历史事实的陈述均为前瞻性的预测,本公司并不保证完全准确或未来不发生变化。本报告的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及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及建议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
本报告相关知识产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均不得将本报告内容以转载、复制、编辑、上传或发布等任何形式使用于任何场合。如引用或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齐兴资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之权利。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本文件均视为同意以上声明。
本报告所载的信息、材料及结论只提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适用于个别投资者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投资者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