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深圳齐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谨遵《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的合格投资者宣传推介相关私募投资基金产品。浏览本公司网站的人士可能来自更广阔的区域,但登入本网页的人士均出于主动,因而有责任遵守适用于当地的法规。登入网站内页即表示登入者同意其已阅览本网页的所有部分,包括任何法规或法规注释。
阁下如有意进行私募投资基金投资且满足《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合规投资者”标准之规定,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 万元,且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如果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请点击“接受”键以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如您不同意任何有关条款,请按“放弃”键。
本网站所载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等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销售要约,或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它投资工具的建议。投资者应仔细审阅相关金融产品的合同文件等以了解其风险因素,或寻求专业的投资顾问的建议。投资产品的价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变动,而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其未来的表现,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否则由投资者自行承担所有风险。
中国央行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并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年利率1.5%,重点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等领域。证监会同步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建立基金收入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目标提升权益投资规模占比。此外,中央汇金公司将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优化资本市场工具支持力度。这一系列政策旨在应对外部关税冲击,稳定市场预期并促进消费升级。
2.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并警示关税风险
美联储连续第三次将基准利率维持在4.25%~4.5%区间,强调若美国大幅提升关税持续实施,可能导致通胀上升、经济增长放缓及失业率攀升。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经济不确定性要求美联储保持观望,实际数据尚未显示经济明显放缓,但关税对通胀的影响路径仍需观察。市场对6月降息预期从30%降至20%,全年降息预期维持3次。
3.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
当地时间5月10日,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日内瓦举行,双方就关税、市场准入等关键议题达成重要共识,推动美股三大股指期货次日高开逾1%。中方提出反对单边关税措施,强调多边贸易规则重要性;美方则承诺部分撤回特定领域关税,扩大双方产品市场准入。此次会谈被视为缓解贸易紧张局势的重要信号,尤其在美方3月商品贸易逆差扩大至1405亿美元的背景下。
4. 中国4月CPI同比微降核心通胀稳定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CPI同比下降0.1%,环比由降转涨0.1%,核心CPI同比上涨0.5%保持稳定。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2%,其中鲜菜价格降幅收窄,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能源价格受国际油价下行拖累同比下降4.8%,汽油价格下跌10.4%。PPI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4%,主要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及能源需求淡季影响,但高技术产业相关行业如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同比上涨3%。
5. 欧盟加速能源独立进程计划2027年断绝俄能源依赖
欧盟委员会5月6日发布《重新赋能欧盟路线图》,要求成员国在2027年底前完全停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石油及核能产品。具体措施包括:2025年底前禁止签订新的俄天然气短期合同,2027年终止长期合同;打击俄石油"影子船队";限制进口俄浓缩铀等核材料。目前欧盟对俄天然气依赖度已从2021年的45%降至19%,计划通过增加液化天然气进口和可再生能源替代实现目标。
6. G20会议多方反对美国单边关税措施
5月6-8日在南非举行的G20贸易投资工作组会议上,中国及多个成员国批评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破坏多边贸易体制,强调应通过世贸组织框架解决贸易争端。中方指出,美方滥施关税大棒是典型的单边主义行径,呼吁其纠正错误做法。世贸组织代表警告,美关税政策已导致全球贸易前景严重恶化。此次会议为10月贸易投资部长会奠定基调,凸显国际社会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抵制。
上周(5.6~5.9)债券市场发行发行规模达17,383.64亿元,同业存单占据主导地位,发行451只,占发行总只数的56.59%,发行总额8,577.20亿元,占发行总额的49.34%。国债发行7只,仅占发行总只数的0.88%,但发行总额达3,710.00亿元,占发行总额的21.34%,其中记账式国债占比最大,发行4只,金额2,700.00亿元。金融债发行41只,发行总额2,090.20亿元,占比12.02%,其中国家开发银行发行8只,金额590.00亿元,在政策性金融债中占比较大。公司债发行95只,发行总额779.92亿元,占比4.49%,其中私募公司债占比较高,发行58只,金额393.42亿元。地方政府债发行28只,发行总额1,054.59亿元,占比6.07%,主要为专项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发行76只,发行总额245.48亿元,占比1.41%,规模相对较小。短期融资券发行37只,发行总额341.42亿元,占比1.96%,其中超短期融资券占比较大,发行30只,金额285.20亿元。
一级市场面额比重发行统计(5.6~5.9)
﹁
﹂
货币政策方面,央行于5月7日宣布自8日起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10BP至1.4%,并于15日起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机构),释放长期流动性约6000亿元。叠加4月MLF净投放5000亿元,全周流动性保持充裕。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引导MLF回归中期流动性工具定位”,暗示未来政策工具组合将更注重结构性发力。
国债收益率呈现显著分化。短端利率受降准降息直接提振,1年期收益率从5月6日的1.46%降至9日的1.42%,降幅达4BP;3年期同步下行3BP至1.46%。长端利率则因“利多出尽”出现技术性调整,10年期活跃券“25附息国债04”收益率从1.63%微升至1.64%,30年期超长债“24特别国债06”受5月9日续发500亿元20年期特别国债(票面利率1.98%)影响,收益率上行2.5BP至1.887%。期限利差方面,30年与10年期利差从0.20%收窄至0.19%,反映市场对长期通胀预期的进一步弱化。
信用债市场分层特征延续。城投债中,AA级3年期收益率稳定在2.15%,信用利差较均值压缩12BP;AA(2)级同期限品种收益率微降至2.25%,低评级城投债流动性溢价持续修复。产业债方面,AAA级1年期短融收益率下行1.5BP至2.05%,AA级品种受理财需求推动下行2BP至3.10%。值得注意的是,山西建投“20晋建01/02”兑付争议仍未解决,其面值兑付方案较中债估值折价超9%,凸显投资者保护机制短板。
财政政策预期对长端利率形成双向拉扯。一方面,财政部5月9日续发500亿元20年期特别国债(票面利率1.98%),叠加前期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供给压力持续存在;另一方面,30年期特别国债1.88%的票面利率低于市场预期,叠加央行宽松信号,长端利率下行趋势未改。资金面方面,跨月后理财和基金规模季节性扩容,非银机构杠杆率稳定在109.2%,质押式回购余额维持9.8万亿元高位,市场风险偏好未显著下降。
整体而言,5月上中旬债市呈现“政策利好兑现与供给压力博弈”特征。短端利率受降准降息直接驱动下行,长端利率则因市场提前透支宽松预期出现震荡。随着5月15日降准落地及后续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加速,债市或进入“短端有支撑、长端需观察供给冲击”的新阶段。
本周流动性分析
本周央行在5月7日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机构),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并同步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10BP至1.4%。叠加逆回购操作,全周实现净投放约8183亿元。具体操作包括:5月6日开展4050亿元逆回购(利率1.5%)、7日1955亿元逆回购(利率1.5%,净回笼3353亿元)、8日1586亿元逆回购(利率1.4%)、9日770亿元逆回购(利率1.4%,净投放770亿元)。尽管5月9日续发710亿元30年期特别国债(票面利率1.88%)带来供给压力,但央行通过降准和逆回购组合操作有效对冲。
短端利率受降息直接提振显著下行。DR007中枢从5月5日的1.74%降至9日的1.61%,周均值下行13BP至1.68%;Shibor隔夜利率全周波动于1.50%~1.54%,7天期利率从1.75%下行至1.59%。非银融资成本分化收窄,R007加权平均利率上行至1.79%(较前一周上行13BP),交易所GC007均值降至1.73%(较前一周下行2BP),信用分层现象进一步缓解。银行体系净融出量在降准后回升至3.2万亿元,大行日均净融出维持在3万亿元以上,中小行净融入规模稳定在0.2万亿元。
降准降息与特别国债续发共同塑造“短端下行、长端震荡”格局。短端利率受政策直接驱动下行,1年期国债收益率从5月6日的1.46%降至9日的1.42%。长端利率则因“利多出尽”出现技术性调整,30年期特别国债活跃券“25超长特别国债02”收益率在5月9日续发后上行2.5BP至1.887%,但仍较4月末下行9BP。期限利差方面,30年与10年期利差从0.20%收窄至0.19%,反映市场对长期通胀预期的进一步弱化。央行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引导MLF回归中期流动性工具定位”,暗示未来政策工具组合将更注重结构性发力。
整体而言,5月上中旬流动性呈现“总量宽松、分层缓解”特征。短端利率受降准降息直接驱动下行,长端利率则因市场提前透支宽松预期出现震荡。随着5月15日降准落地及后续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加速,债市或进入“短端有支撑、长端需观察供给冲击”的新阶段。
2. 市场资金面分析
上周(5.6~5.9),银行间市场短期回购利率呈现显著下行趋势,反映出降准降息政策落地后市场流动性的持续改善。具体来看,隔夜回购利率(R001)从5月6日的1.7565%降至9日的1.5221%,降幅达23.44BP;7天回购利率(R007)同步下行17.53BP至1.5805%,为1月8日以来最低水平。14天(R014)、21天(R021)及1个月(R1M)利率分别从1.7765%、1.77%、1.80%降至1.6368%、1.70%、1.73%,中长期资金成本边际回落但幅度较小。这一变化与央行5月7日宣布的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约1万亿元长期流动性)及逆回购利率下调10BP至1.4%的政策直接相关。政策实施后,银行体系净融出规模回升至3.2万亿元,大行日均净融出维持在3万亿元以上,资金分层现象进一步缓解。尽管5月9日续发500亿元20年期特别国债带来供给压力,但央行通过逆回购组合操作有效对冲,短端利率中枢仍下台阶。当前隔夜利率已接近政策利率水平,市场对短期流动性宽松的预期充分体现。
各期限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一周走势
﹁
﹂
| 汇率方面:
| 海外债券市场:
【免责声明】
本文件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观点、结论、建议等)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您仍应根据您的独立判断做出您的投资决策。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深圳齐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不对因使用本文件而产生的任何后果承担法律责任。本文件包含前瞻性的预测,任何非对过往历史事实的陈述均为前瞻性的预测,本公司并不保证完全准确或未来不发生变化。本报告的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及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及建议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
本报告相关知识产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均不得将本报告内容以转载、复制、编辑、上传或发布等任何形式使用于任何场合。如引用或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齐兴资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之权利。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本文件均视为同意以上声明。
本报告所载的信息、材料及结论只提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适用于个别投资者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投资者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