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深圳齐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谨遵《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的合格投资者宣传推介相关私募投资基金产品。浏览本公司网站的人士可能来自更广阔的区域,但登入本网页的人士均出于主动,因而有责任遵守适用于当地的法规。登入网站内页即表示登入者同意其已阅览本网页的所有部分,包括任何法规或法规注释。
阁下如有意进行私募投资基金投资且满足《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合规投资者”标准之规定,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 万元,且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如果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请点击“接受”键以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如您不同意任何有关条款,请按“放弃”键。
本网站所载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等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销售要约,或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它投资工具的建议。投资者应仔细审阅相关金融产品的合同文件等以了解其风险因素,或寻求专业的投资顾问的建议。投资产品的价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变动,而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其未来的表现,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否则由投资者自行承担所有风险。
5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并同步下调1年期和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各10个基点至3.00%和3.50%。此举旨在支持实体经济,缓解银行息差压力,同时通过降低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提振市场信心。同日,国有大行集体下调存款挂牌利率,活期利率降5bp,定期存款利率最大降幅达25bp,进一步优化银行净息差。
2. 欧盟对华电动车反补贴终裁加征关税
5月23日,欧盟宣布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终裁结果,将关税税率从临时税率18%提升至25%以上,直接影响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对欧出口利润率。此举旨在保护本地新能源产业,但可能加剧全球贸易摩擦。此前,欧盟已出台18亿欧元计划强化电池原材料供应链,试图减少对中国产业链的依赖。
3. 国际油价因地缘冲突高位震荡
受中东局势紧张及美国炼油厂开工率回升推动,截至5月25日,布伦特原油周均价报65.0美元/桶,WTI原油周均价61.8美元/桶,较前周微跌但维持高位。美国原油库存环比增加217万桶至8.4亿桶,产量稳定在1339万桶/天,但地缘风险(如红海航运中断)仍支撑油价。同期,黄金价格因避险需求突破3350美元/盎司,山东黄金等标的受资金追捧。
4. 中国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
5月19日,中国政府网发布数据显示,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其中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9.8%和10.0%,显著快于整体水平。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设备购置投资增长18.2%,显示制造业升级和设备更新政策成效。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7%,服务消费同比增长5.1%,消费复苏势头持续。
5. 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至Aa1
5月24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评级展望为负面,称美国财政赤字高企和债务上限僵局削弱债务可持续性。此举导致10年期美债收益率波动加剧,黄金等避险资产配置需求上升。市场担忧评级下调可能推高美国融资成本,进一步挤压全球流动性。
6. 美联储会议纪要释放缩表灵活性信号
5月22日,美联储公布5月会议纪要,提及“缩表灵活性”以应对市场波动,暗示可能放缓资产负债表缩减节奏。尽管维持利率4.25%~4.50%不变,但政策表述较前月更趋谨慎。受此影响,北向资金加仓A股消费、医药板块,港股恒生指数单周上涨2.3%。
上周(5.19~5.25)债券市场共发行984只债券,发行总额22,129.54亿元。同业存单为最大发行类别,发行只数460只,占比46.75%,发行总额7135.80亿元,占比32.25%。国债发行总额5578.00亿元,占比25.21%,其中记账式国债占19.74%。金融债发行总额3697.00亿元,占比16.71%,包含政策性金融债(7.32%)、商业银行债券(7.41%)等。地方政府债发行总额2485.22亿元,占比11.23%,专项债券占7.07%。短期融资券占5.07%,其中超短期融资券(SCP)占4.94%。资产支持证券占2.33%,企业资产支持证券占1.15%。其他类别如公司债、中期票据等占比较小。
一级市场面额比重发行统计(5.19~5.25)
﹁
﹂
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延续宽松操作。5月19日开展1350亿元7天期逆回购净投放,5月23日通过MLF操作净投放3750亿元,连续三个月加量续作,叠加5月15日降准释放的万亿元流动性,市场资金面持续充裕,DR007中枢稳定在1.56%附近。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5月20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上强调“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结构性工具(如科技创新再贷款)使用频率可能进一步提升。
国债收益率呈现“短稳长震”特征。5月19日受4月经济数据中性偏空及存款利率下调预期影响,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1.65BP至1.6625%,30年期下行2.05BP至1.899%。但5月23日50年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达3900亿元(年内单日最大),中标利率2.10%超出市场预期,推动10年期收益率盘中上行至1.70%,30年期升至1.905%。截至25日,10年期收益率收于1.69%,30年期回落至1.88%,期限利差维持在0.19%,反映市场对长期通胀预期的谨慎态度。
信用债市场延续分层特征。城投债中,AA级3年期收益率稳定在2.15%,信用利差较均值压缩10BP;低评级品种流动性溢价持续修复,AA(2)级同期限收益率微降至2.23%。产业债方面,AAA级1年期短融收益率下行1BP至2.04%,AA级品种受理财需求推动下行2BP至3.08%。值得注意的是,信用债ETF天弘(159398)近一周净流入超4.53亿元,5月19日成交额突破24亿元,创年内新高,显示投资者配置需求旺盛。此外,农行、交行等银行续发15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专项支持高端制造领域,推动债市“科技板”扩容。
财政政策预期对长端利率形成双向拉扯。一方面,5月23日50年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达3900亿元,叠加5月24日20年期特别国债(票面利率2.49%,全场倍数4.34)发行,供给压力显著增加。另一方面,央行宽松信号及财政贴息、税费优惠等政策组合拳发力,推动市场风险偏好回升,长端利率下行趋势未改。资金面方面,跨月后理财和基金规模季节性扩容,非银机构杠杆率稳定在108.5%,质押式回购余额维持9.7万亿元高位,市场流动性分层现象有所缓解。
本周流动性分析
5月19日至25日,央行通过逆回购与MLF操作灵活调节流动性,全周实现净投放4600亿元。具体来看,央行于5月19日开展1350亿元7天期逆回购净投放,5月23日通过MLF操作净投放3750亿元,连续三个月加量续作,叠加5月15日降准释放的万亿元流动性,市场资金面持续充裕。尽管5月23日税期走款首日政府债净缴款达582亿元,但央行通过逆回购与MLF组合操作对冲流动性缺口,DR007中枢稳定在1.56%~1.65%区间。值得注意的是,5月20日1年期LPR降至3.00%,5年期LPR同步下调至3.50%,叠加存款利率调降(国有大行1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资金面呈现“短端趋松、分层缓解”特征:DR007周均值较前一周下行约5BP至1.56%,反映银行间流动性充裕;Shibor隔夜利率波动于1.46%~1.58%,7天期利率稳定在1.56%附近。非银融资成本分化收窄,R007加权平均利率下行至1.56%(较前一周下行5BP),交易所GC007均值降至1.65%(较前一周下行10BP),信用分层现象进一步缓解。银行体系净融出量在税期降至2.8万亿元后,快速恢复至3.1万亿元,大行日均净融出维持在3万亿元以上,中小行净融入规模稳定在0.3万亿元。
政策工具调整与市场影响方面,财政部5月23日启动发行39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含50年、10年、3年期品种),其中50年期为今年首只,中标利率2.1%超出市场预期,引发市场对长端供给压力的担忧。受此影响,30年期国债活跃券“24特别国债06”收益率上行1.75BP至1.905%,10年期与30年期国债利差维持在0.19个百分点,收益率曲线陡峭形态未改。央行延续“缩长放短”策略,通过MLF超额续作与逆回购组合操作对冲供给冲击,10年期国债收益率稳定在1.66%~1.69%区间。
值得关注的是,5月19日央行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强调“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结构性工具(如科技创新再贷款)使用频率可能进一步提升。叠加5月6日至15日超1358亿元科创债密集发行,专项支持高端制造领域,推动债市“科技板”扩容,市场对中长期流动性支持的预期增强。资金面方面,跨月后理财和基金规模季节性扩容,非银机构杠杆率稳定在108.5%,质押式回购余额维持9.7万亿元高位,市场流动性分层现象有所缓解。
2. 市场资金面分析
各期限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一周走势
﹁
﹂
| 汇率方面:
| 海外债券市场:
【免责声明】
本文件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观点、结论、建议等)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您仍应根据您的独立判断做出您的投资决策。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深圳齐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不对因使用本文件而产生的任何后果承担法律责任。本文件包含前瞻性的预测,任何非对过往历史事实的陈述均为前瞻性的预测,本公司并不保证完全准确或未来不发生变化。本报告的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及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及建议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
本报告相关知识产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均不得将本报告内容以转载、复制、编辑、上传或发布等任何形式使用于任何场合。如引用或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齐兴资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之权利。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本文件均视为同意以上声明。
本报告所载的信息、材料及结论只提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适用于个别投资者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投资者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