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降准降息释放万亿流动性(5.19~5.25)

深圳齐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25-05-26 本文章6阅读
                       ﹁
  一周要闻回顾  
                       

1. 中国央行降准并下调LPR释放流动性

52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并同步下调1年期和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各10个基点至3.00%3.50%。此举旨在支持实体经济,缓解银行息差压力,同时通过降低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提振市场信心。同日,国有大行集体下调存款挂牌利率,活期利率降5bp,定期存款利率最大降幅达25bp,进一步优化银行净息差。

2. 欧盟对华电动车反补贴终裁加征关税

523日,欧盟宣布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终裁结果,将关税税率从临时税率18%提升至25%以上,直接影响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对欧出口利润率。此举旨在保护本地新能源产业,但可能加剧全球贸易摩擦。此前,欧盟已出台18亿欧元计划强化电池原材料供应链,试图减少对中国产业链的依赖。

3国际油价因地缘冲突高位震荡

受中东局势紧张及美国炼油厂开工率回升推动,截至525日,布伦特原油周均价报65.0美元/桶,WTI原油周均价61.8美元/桶,较前周微跌但维持高位。美国原油库存环比增加217万桶至8.4亿桶,产量稳定在1339万桶/天,但地缘风险(如红海航运中断)仍支撑油价。同期,黄金价格因避险需求突破3350美元/盎司,山东黄金等标的受资金追捧。

4中国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

519日,中国政府网发布数据显示,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其中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9.8%10.0%,显著快于整体水平。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设备购置投资增长18.2%,显示制造业升级和设备更新政策成效。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7%,服务消费同比增长5.1%,消费复苏势头持续。

5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至Aa1

524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评级展望为负面,称美国财政赤字高企和债务上限僵局削弱债务可持续性。此举导致10年期美债收益率波动加剧,黄金等避险资产配置需求上升。市场担忧评级下调可能推高美国融资成本,进一步挤压全球流动性。

6美联储会议纪要释放缩表灵活性信号

522日,美联储公布5月会议纪要,提及缩表灵活性以应对市场波动,暗示可能放缓资产负债表缩减节奏。尽管维持利率4.25%~4.50%不变,但政策表述较前月更趋谨慎。受此影响,北向资金加仓A股消费、医药板块,港股恒生指数单周上涨2.3%

                            ﹁
  债券一级市场概况  
﹂                            

上周(5.19~5.25)债券市场共发行984只债券,发行总额22,129.54亿元。同业存单为最大发行类别,发行只数460只,占比46.75%,发行总额7135.80亿元,占比32.25%。国债发行总额5578.00亿元,占比25.21%,其中记账式国债占19.74%。金融债发行总额3697.00亿元,占比16.71%,包含政策性金融债(7.32%)、商业银行债券(7.41%)等。地方政府债发行总额2485.22亿元,占比11.23%,专项债券占7.07%。短期融资券占5.07%,其中超短期融资券(SCP)占4.94%。资产支持证券占2.33%,企业资产支持证券占1.15%。其他类别如公司债、中期票据等占比较小。

一级市场面额比重发行统计(5.19~5.25)

图片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

  债券二级市场概况  

﹂                            

上周( 5.19~5.25),银行间国债到期收益率呈现明显的期限溢价特征:1年期收益率稳定在1.44%~1.45%,3年期1.49%~1.51%,5年期1.53%~1.55%,7年期1.61%~1.62%,10年期1.67%~1.72%,30年期1.87%~1.89%。长期限国债收益率显著高于短端,反映市场对长期资金占用的风险补偿。值得注意的是,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接近2024年末1.68%的水平,30年期收益率则维持在1.86%~1.89%的窄幅区间,显示国内债市在全球波动中保持较强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与央行近期通过降准、MLF加量续作等工具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密切相关。
国债收益率一周走势

图片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5月19日至25日,中国债券市场延续政策驱动与供需博弈格局,短端利率受流动性宽松支撑维持低位,长端利率则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放量及市场预期分化呈现震荡特征。具体来看:

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延续宽松操作。5月19日开展1350亿元7天期逆回购净投放,5月23日通过MLF操作净投放3750亿元,连续三个月加量续作,叠加5月15日降准释放的万亿元流动性,市场资金面持续充裕,DR007中枢稳定在1.56%附近。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5月20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上强调“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结构性工具(如科技创新再贷款)使用频率可能进一步提升。

国债收益率呈现“短稳长震”特征。5月19日受4月经济数据中性偏空及存款利率下调预期影响,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1.65BP至1.6625%,30年期下行2.05BP至1.899%。但5月23日50年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达3900亿元(年内单日最大),中标利率2.10%超出市场预期,推动10年期收益率盘中上行至1.70%,30年期升至1.905%。截至25日,10年期收益率收于1.69%,30年期回落至1.88%,期限利差维持在0.19%,反映市场对长期通胀预期的谨慎态度。

信用债市场延续分层特征。城投债中,AA级3年期收益率稳定在2.15%,信用利差较均值压缩10BP;低评级品种流动性溢价持续修复,AA(2)级同期限收益率微降至2.23%。产业债方面,AAA级1年期短融收益率下行1BP至2.04%,AA级品种受理财需求推动下行2BP至3.08%。值得注意的是,信用债ETF天弘(159398)近一周净流入超4.53亿元,5月19日成交额突破24亿元,创年内新高,显示投资者配置需求旺盛。此外,农行、交行等银行续发15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专项支持高端制造领域,推动债市“科技板”扩容。

财政政策预期对长端利率形成双向拉扯。一方面,5月23日50年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达3900亿元,叠加5月24日20年期特别国债(票面利率2.49%,全场倍数4.34)发行,供给压力显著增加。另一方面,央行宽松信号及财政贴息、税费优惠等政策组合拳发力,推动市场风险偏好回升,长端利率下行趋势未改。资金面方面,跨月后理财和基金规模季节性扩容,非银机构杠杆率稳定在108.5%,质押式回购余额维持9.7万亿元高位,市场流动性分层现象有所缓解。

本周流动性分析

1. 央行流动性投放及回笼情况

5月19日至25日,央行通过逆回购与MLF操作灵活调节流动性,全周实现净投放4600亿元。具体来看,央行于5月19日开展1350亿元7天期逆回购净投放,5月23日通过MLF操作净投放3750亿元,连续三个月加量续作,叠加5月15日降准释放的万亿元流动性,市场资金面持续充裕。尽管5月23日税期走款首日政府债净缴款达582亿元,但央行通过逆回购与MLF组合操作对冲流动性缺口,DR007中枢稳定在1.56%~1.65%区间。值得注意的是,5月20日1年期LPR降至3.00%,5年期LPR同步下调至3.50%,叠加存款利率调降(国有大行1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资金面呈现“短端趋松、分层缓解”特征:DR007周均值较前一周下行约5BP至1.56%,反映银行间流动性充裕;Shibor隔夜利率波动于1.46%~1.58%,7天期利率稳定在1.56%附近。非银融资成本分化收窄,R007加权平均利率下行至1.56%(较前一周下行5BP),交易所GC007均值降至1.65%(较前一周下行10BP),信用分层现象进一步缓解。银行体系净融出量在税期降至2.8万亿元后,快速恢复至3.1万亿元,大行日均净融出维持在3万亿元以上,中小行净融入规模稳定在0.3万亿元。

政策工具调整与市场影响方面,财政部5月23日启动发行39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含50年、10年、3年期品种),其中50年期为今年首只,中标利率2.1%超出市场预期,引发市场对长端供给压力的担忧。受此影响,30年期国债活跃券“24特别国债06”收益率上行1.75BP至1.905%,10年期与30年期国债利差维持在0.19个百分点,收益率曲线陡峭形态未改。央行延续“缩长放短”策略,通过MLF超额续作与逆回购组合操作对冲供给冲击,10年期国债收益率稳定在1.66%~1.69%区间。

值得关注的是,5月19日央行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强调“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结构性工具(如科技创新再贷款)使用频率可能进一步提升。叠加5月6日至15日超1358亿元科创债密集发行,专项支持高端制造领域,推动债市“科技板”扩容,市场对中长期流动性支持的预期增强。资金面方面,跨月后理财和基金规模季节性扩容,非银机构杠杆率稳定在108.5%,质押式回购余额维持9.7万亿元高位,市场流动性分层现象有所缓解。

2. 市场资金面分析

上周( 5.19~5.25),银行间市场不同期限回购利率呈现波动上行趋势,长期利率显著高于短期利率。具体来看,隔夜回购利率(R001)从1.5815%升至1.6119%,7天期(R007)从1.6374%波动至1.6266%,14天期(R014)在1.6434%~1.7078%区间震荡,21天期(R021)稳定在1.67%~1.71%,而1个月期(R1M)从1.68%持续攀升至1.79%,成为涨幅最大的期限品种。这一现象反映出市场对中长期资金需求的增加,同时也与央行在该周通过逆回购、国库现金定存和MLF净投放1.2万亿元流动性的操作密切相关。尽管央行加大了流动性投放力度,但5月23日受特别国债发行和税期走款首日影响,资金面边际收敛,导致短期利率出现单日跳升。从期限结构看,R1M与短期利率的利差持续扩大,表明市场对跨月和季末流动性压力的预期增强。结合华西证券研报分析,下周(5.26~5.30)资金面将面临税期叠加跨月的双重压力,预计央行仍需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维持流动性平稳。

各期限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一周走势

图片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

  海外资本市场回顾  

﹂                            

| 汇率方面:

美元指数全周呈现“先跌后涨”走势,5月19日因穆迪下调美国主权评级至Aa1,叠加特朗普关税威胁引发市场担忧,美元指数单日下跌0.6%至100.37。随后受美国4月新屋销售数据超预期(年率增长10.9%至74.3万套)及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推动,美元指数逐步反弹,25日收于101.87,全周累计上涨1.5%。欧元兑美元汇率持续走强,从1.1252升至1.1365,涨幅0.9%,主要受欧洲央行宽松预期修正及欧元区经济数据改善支撑。英镑兑美元汇率表现强劲,周内从1.3368升至1.3535,累计上涨1.25%,23日因英国与欧盟贸易谈判进展突破单日涨幅达0.71%。

| 海外债券市场:

美债收益率呈现“长端冲高回落、短端波动加剧”特征。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5月22日因20年期国债拍卖遇冷(得标利率5.047%,投标倍数2.46为年内新低),一度飙升至4.595%,创今年2月以来新高,但随后受市场对经济衰退担忧升温影响,25日回落至4.506%,全周振幅达9.3BP。30年期收益率同步波动,22日触及5.089%后回落至5.038%,逼近5%心理关口。短端利率方面,2年期收益率受美联储政策预期反复影响,周内波动于3.97%~3.995%,反映市场对加息周期结束时点的分歧。
欧债市场分化格局延续,但波动有所缓和。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全周下跌2BP至2.565%,主要受欧洲央行管委温施“可能将利率下调至2%以下”言论强化宽松预期影响。意大利10年期收益率下跌1.4BP至3.581%,财政赤字担忧缓解推动德意利差从129.5BP收窄至128.6BP。英国10年期收益率波动收窄,周内从4.661%微涨至4.679%,反映降息落地后市场逐步消化政策影响。
政策层面,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至Aa1,成为压垮市场风险偏好的“最后一根稻草”,引发美债抛售潮及美股大幅回调。特朗普23日宣布对欧盟加征50%关税的威胁,进一步加剧市场避险情绪,推动黄金价格突破3340美元/盎司。欧洲央行政策预期分化持续,管委温施与拉加德关于降息路径的分歧,导致欧元区债券收益率波动加剧。美联储方面,市场对降息预期进一步降温,高盛将10年期美债收益率预期上调至4.5%,反映对美国经济韧性的重新评估。




【免责声明】


本文件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观点、结论、建议等)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您仍应根据您的独立判断做出您的投资决策。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深圳齐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不对因使用本文件而产生的任何后果承担法律责任。本文件包含前瞻性的预测,任何非对过往历史事实的陈述均为前瞻性的预测,本公司并不保证完全准确或未来不发生变化。本报告的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及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及建议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


本报告相关知识产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均不得将本报告内容以转载、复制、编辑、上传或发布等任何形式使用于任何场合。如引用或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齐兴资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之权利。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本文件均视为同意以上声明。


本报告所载的信息、材料及结论只提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适用于个别投资者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投资者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