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关税战:一场没有赢家的经济博弈

深圳齐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25-04-11 本文章27阅读

查看图片

20254月,特朗普政府以“对等关税”为名,对中国及全球59个贸易伙伴发动战后最大规模单边关税战,对中国商品加征的税率从34%猛增至84%,部分商品甚至高达104%。这一“核弹级”税率远超2018年中美贸易战初期的水平,标志着全球经济博弈进入“硬脱钩”阶段。这场由美国主导的关税战不仅重塑了全球供应链,更引发了一场牵动世界的经济震荡。

一、关税战的多维动因:经济民族主义与大国竞争的交织

美国发动关税战的核心逻辑,是经济民族主义与大国战略竞争的叠加。从短期看,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关税快速缓解36.4万亿美元国债压力,宣称每天通过关税“赚到20亿美元”,同时施压中国在TikTok收购、俄乌冲突调停等议题上让步。中期则瞄准2026年中期选举,通过保护“铁锈地带”制造业岗位巩固票仓。长期目标则是矫正美国经济脱实向虚,推动制造业回流。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技术霸权争夺。美国对中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警惕,以及对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技术依赖的担忧,促使其通过关税和出口管制削弱中国产业链地位。例如,美国对中国半导体设备加征新关税,试图遏制中芯国际等企业的技术突破。

二、全球经济的连锁反应:从供应链撕裂到滞胀风险

关税战的直接冲击体现在三个层面:

  • 全球贸易格局重构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模型显示,若中美互征100%关税,全球贸易额将萎缩28%,相当于减少12万亿美元。电子、机械等中间品贸易受冲击最大,全球价值链被迫割裂为以中美为核心的两大体系。中国对美出口的半导体设备(占美进口量35%)和美国对华出口的航空发动机(占中国进口量62%)可能完全中断。企业为规避关税,加速将产能转移至越南、墨西哥等“第三国”,但这也推高了全球生产成本15%-20%

  • 经济增长与通胀的双重挤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全面关税战可能导致全球GDP下降7%,相当于损失7.4万亿美元。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后,沃尔玛等零售商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2025年美国家庭年均支出增加5000美元,食品价格指数预计再涨3.5%,服装、电子产品价格普遍上涨10%-25%。中国对美反制关税则导致特斯拉在华售价上涨20%-30%,医疗设备采购成本增加124%。这种“输入性通胀+增长放缓”的组合,使全球经济面临197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滞胀风险。

  • 金融市场与产业链的震荡

关税战升级引发全球资本市场恐慌,美股股指期货暴跌,纳斯达克100期货下挫0.8%,欧洲斯托克600指数跌幅接近4%。企业债违约潮隐现,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加深,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5.5%。产业链层面,美国电动汽车生产所需的锂离子电池72%依赖中国供应链,关税提高后电池成本增加40%,特斯拉ModelY价格突破6万美元,市场需求骤降。

三、各国反制与多边博弈:从单边主义到联盟对抗

面对美国的关税霸凌,全球主要经济体采取了差异化反制策略:

  • 中国的精准反制与战略防御

中国迅速对美所有商品加征84%关税,并将16家美企列入出口管制清单,限制稀土出口直击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如F-35战机因钆短缺停滞)。同时,中国联合欧盟、东盟构建“去美国化”供应链网络,通过RCEP和“一带一路”拓展新兴市场,2025年第一季度中欧贸易额同比激增27%,而美欧贸易萎缩12%

  • 欧盟的法律反击与产业保护

欧盟分两阶段对美加征25%关税,重点针对农产品、汽车等共和党“票仓州”商品,并启动“反胁迫工具”限制美国科技巨头在欧投资。欧盟还联合加拿大、巴西等23国向WTO起诉美国,指控其违反非歧视原则,推动多边贸易规则改革。

  • 新兴经济体的对冲策略

印度对美医疗器械、化工品加征26%关税,同时秘密协商半导体设备进口特例;越南通过“中国+1”供应链布局,既加入美国主导的“芯片四方联盟”,又扩大与中国区域供应链合作。东盟则加速推进本币结算体系,印尼、越南酝酿对美出口限制清单,反制美国科技封锁。

四、历史镜鉴与未来展望:关税战的四种终局与中国路径

回顾百年关税战史,四次标志性冲突提供了重要启示: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导致全球贸易萎缩66%,最终迫使美国转向自由贸易;1980年代美日贸易战以《广场协议》货币手段收场,却引发日本“失去的二十年”;1999年美欧钢铁香蕉战通过WTO裁决有限妥协。当前关税战的可能终局包括:

  1. 两败俱伤的大萧条模式(全球GDP损失超7%);

  2. 局部妥协的利益置换模式(如1962年美欧鸡肉战争);

  3. 金融暗战的货币干预模式(如1985年《广场协议》);

  4. 规则重塑的多边共治模式(如WTO改革)。

对中国而言,破局之道在于“三链协同”:

  • 产业链:通过技术自主(如中芯国际14nm产能提升)和供应链多元化(“中国+1”布局)降低外部依赖;

  • 价值链:依托14亿人口市场,通过“内循环”战略扩大消费对GDP贡献率(2025年目标65%);

  • 规则链:联合欧盟、东盟推动WTO改革,争夺数字贸易、绿色关税等新标准制定权。

结语:在博弈中寻求新平衡

关税战本质上是全球化退潮下的权力重构。美国试图通过单边关税重塑经济霸权,却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去美国化”浪潮。中国通过“对等反制+多边合作”策略,既展现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坚定决心,也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非对抗性”解决方案。历史经验表明,关税战从来没有真正的赢家,唯有通过对话与合作,才能避免全球经济陷入更深层次的割裂与衰退。未来的世界经济秩序,或将在这场博弈中孕育出更均衡、更具韧性的新范式。



【免责声明】


本文件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观点、结论、建议等)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您仍应根据您的独立判断做出您的投资决策。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深圳齐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不对因使用本文件而产生的任何后果承担法律责任。本文件包含前瞻性的预测,任何非对过往历史事实的陈述均为前瞻性的预测,本公司并不保证完全准确或未来不发生变化。本报告的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及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及建议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


本报告相关知识产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均不得将本报告内容以转载、复制、编辑、上传或发布等任何形式使用于任何场合。如引用或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齐兴资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之权利。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本文件均视为同意以上声明。


本报告所载的信息、材料及结论只提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适用于个别投资者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投资者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